“跨界融合创新路径,构建高适应性产教融合新平台—-演艺新空间新业态视角下的跨界融创探索”项目获2024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一等奖

发布者:发展规划处发布时间:2025-03-11浏览次数:98

近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上海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会共同组办的2024年(第四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评选结果正式公布。经专家严格评审,表演学院罗莎、崔姝爽、黄珺三位教师联合提交的案例《跨界融合创新路径,构建高适应性产教融合新平台——演艺新空间新业态视角下的跨界融创探索》从163篇参评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此次获奖彰显了学院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实践中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获奖案例《跨界融合创新路径,构建高适应性产教融合新平台》立足演艺行业数字化、场景化转型趋势,聚焦演艺新空间这一新兴业态,系统阐述了音乐剧表演专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创新实践。通过演艺新空间专业群建设,团队有效整合新型文化商业综合体、文化场馆等空间资源,打通教学实践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场景,形成创作-教学-演出-孵化全链条育人模式,为培养适应消费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艺术人才提供可复制经验。

1突破传统界限,推动资源跨界融合创新

在演艺新业态对人才提出新需求的背景下,学院积极打破产教融合的传统界限,将技术研发、内容创意和数字展示等多个领域纳入合作体系,形成了更具适应性的资源整合方式,通过跨领域的深度协同满足新业态人才实际需求,并为产教融合模式创新奠定实践基础。

图 1  国歌展示馆演出现场

2运用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创新教学模式

实践表明,前沿技术的引入为教学带来了颠覆性体验,虚拟现实与光学动捕技术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单向走向互动。未来,这种以技术为驱动的教学方式能够进一步深化,让学生的学习更具实战性与创新性。

图 2  AI动捕实训室训练

3、探索课程思政与产教融合深度结合的可行性和影响力

学院通过音乐剧项目有效整合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实现“寓思政于创作”的新型教育模式。该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这一经验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可为同类院校在课程思政中提供创新范式。

图 3  国歌展示馆合作推出线上沉浸式思政课程

       4跨界协同构建教育生态,强化产教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校企馆等多方共建实践平台,学院搭建了开放共享的教育生态系统,为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和社会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机会。这一生态系统在不断扩展中形成了可持续的教育模式,为产教融合提供了长效发展机制,也为其他院校构建多方协作的产教平台提供了借鉴经验。 

通过实践证明,产教融合不仅限于校企合作的资源共享,还涉及到资源的深度整合和新业态的共同孵化。通过多方合作,学院推动了教育生态的全面升级,打破了教育和产业之间的壁垒。这一创新生态系统已在校内外产生深远影响,并且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其他高校和教育机构可以参考这一模式,提升产教融合的适应性和实效性,推动教育内容和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