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影视行业发展与红色文化有着不能割舍的情缘。
学院影视制作中心以优质丰富的产教项目,教学资源作为中心强力支撑,大力加强影视制作项目的内涵建设,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秉持专业教学注重实践教学、产教融合的原则参与多部红色主题影视、舞剧项目制作《骑兵》、《长空之王》、《云霄之上》(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巍巍的假期》等。
影视制作中心的产教项目与教学资源也始终以此为己任,打造红色题材,讲好红色故事,助力上海打造红色文化品牌。
由影视制作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许文君老师担任总制片的红色主旋律舞剧《骑兵》拍摄项目广受业界称赞。《骑兵》主创团队阵容华丽,由国家一级导演何燕敏任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赵大鸣任编剧,是中国舞台艺术历史上首部以骑兵为题材的民族舞剧,展现解放战争中以蒙古族青年朝鲁为主体的内蒙古骑兵部队的革命历程,折射出少数民族的家国情怀和精神风貌。《骑兵》是国家艺术基金重点资助项目,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影视制作中心在内涵建设中始终着眼于实践教学与德育培养有机结合,此次项目我院编导专业师生共同担任制片、摄影等业内实践岗位工种,既提升产教项目中学生的项目管理与实践能力,将学院教学培养计划中商业综合实践课程前中后期积极与产业对接融合,也同时注重将红色德育教育始终作为产教内涵建设的基础。
图1 影视编导专业师生参与《骑兵》拍摄现场
在今年刚结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赛事中,由影视制作中心青年教师舒星博担任摄影的《云霄之上》备受行业关注。《云霄之上》用中国诗性电影美学讲述了中国1935年一次富有革命忠诚的军事行动,将残酷幻化于诗意。影片打破了传统战争片的主题和叙事模式,将人物融于山水之间,以黑白影调真实地反映了一名普通战士的参战经历与心境变化。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暨“天坛奖”颁奖典礼在京隆重举行。影视制作中心青年教师舒星博老师参与的电影《云霄之上》荣获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集体)以及最佳摄影三项大奖。与此同时,在此前举办的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云霄之上》也同时入围上影节“首映盛典”单元。舒星博老师作为影视制作中心中期教学团队一员,通过《云霄之上》中“红色主题”+“诗意电影”的创作理念与实践案例,将为中心整体教学能力与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产教项目支撑。
图2 青年教师舒星博参与《云霄之上》的拍摄工作
运用叙事策略来使红色主题纪录片更加的电影化,故事,化绝非对于真实事件的篡改,而是一种外在形式的改良,灵活的叙事策略可以让作品脉络更加清晰,也更加富有吸引力。叙事策略的表达绝非仅停留于文本的创意,影像的内在隐喻于外在造型均是叙事策略的故事化手段。由影视制作中心中期团队青年教师苏锴受邀担任摄影指导的《巍巍的假期》电影项目正是此类产教项目的案例。《巍巍的假期》是由中宣部牵头,中国公安部,央视国际,上海东方传媒集团等多家单位联合出品的电影项目,由曾执导《人间世》、《人生第一次》等影片的秦博担任电影项目导演。《巍巍的假期》主要讲述在中国公安部“团圆”行动的成功 实施后,被拐儿童唐巍巍利用中考结束后的暑假,首次回归时隔十二年未见的原生家庭的故事。影片于2021年9月拍摄完毕,目前处在后期制作当中,预计于2023年上映。影视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内容范式的相互借鉴与衍变是影视编导专业教学目标的现实参考。在影视制作中心的教学培养模式上,注重培养学生对不同内容范式叙事策略的掌握。通过《巍巍的假期》产教项目作为教学资源,既将红色社会议题融于叙事,也为影像叙事策略在内容范式的选择上提供实践教学案例。
图3 青年教师苏锴参与《巍巍的假期》的拍摄工作
影视制作中心-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上聚焦国际影视制作工业化流程,以科技引领带动中心建设发展,2020-2021年专业参与了重大航空军事题材电影《长空之王》的制作,本项目为中宣部重点项目,也是上海市“建党百年”“全面小康”主题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本项目是国内第一部将虚拟拍摄技术,数字引擎技术融入院线电影制片流程的项目。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师生从前期分镜、视效预览,到虚拟拍摄测试均参与了制作。通过项目的制作,对于虚幻引擎技术,虚拟拍摄等专业课程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支撑素材。
图4 专业团队参与《长空之王》的虚拟拍摄测试
《长空之王》聚焦一批“90”后新时代军人,讲述他们在国产战斗机发动机研发的过程中砥砺成长,最终在“为有牺牲多壮志”的爱国主义感召之下,蜕变为新时代最可爱的英雄的故事。展现当代青年军人锐意开拓进取的精神面貌,该片由韩寒监制,定于2022年上映。